紫外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利用紫外線進行光譜分析的儀器,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則是結合了紫外和可見光譜分析的技術,能夠同時測量這兩種波長范圍內的光。
可見分光光度計通常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可以提供精確的光譜數據。其技術參數主要包括:光源類型(如鹵素燈、石英燈等)、吸收池材質、波長范圍、吸光度讀數范圍、測定時間等。
可見分光光度計的計算主要基于朗伯-比爾定律,該定律描述了入射光強度I與溶液濃度C的關系。具體計算公式為:
I = A / (c + K)
其中A是透射光強度,c是待測物的濃度,K是校正因子。
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分光光度計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使用的波長范圍不同。可見分光光度計適用于檢測波長在400到760納米之間的物質,而紫外分光光度計則適用于波長在200到400納米之間。兩者使用的光學元件也有所不同,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能包含濾光片以減少干擾。
在實際應用中,可見分光光度計主要用于食品、藥物等領域的樣品檢測;紫外分光光度計則常用于環境監測、醫療診斷等領域。